代理模式详解
- 作者: 刘杰
- 来源: 技术那些事
- 阅读:195
- 发布: 2025-07-01 09:30
- 最后更新: 2025-07-01 09:30
概述
在代理模式(Proxy Pattern)中,一个类代表另一个类的功能。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结构型模式。
在代理模式中,我们创建具有现有对象的对象,以便向外界提供功能接口。
在直接访问对象时带来的问题,比如说:要访问的对象在远程的机器上。在面向对象系统中,有些对象由于某些原因(比如对象创建开销很大,或者某些操作需要安全控制,或者需要进程外的访问),直接访问会给使用者或者系统结构带来很多麻烦,我们可以在访问此对象时加上一个对此对象的访问层。
想在访问一个类时做一些控制。与装饰模式的相同之处,都是给原对象,通过包装的方式改变了原对象的接口的能力。
注意事项:
- 1、和适配器模式的区别:适配器模式主要改变所考虑对象的接口,而代理模式不能改变所代理类的接口。
- 2、和装饰器模式的区别:装饰器模式为了
增强功能,而代理模式是为了加以控制。
类图
classDiagram
direction LR
Origin --|> RequestInterface
Proxy --|> RequestInterface
class RequestInterface {
<<interface>>
+ request()
}
class Origin {
+ request();
}
class Proxy {
- Origin origin;
+ Proxy(Origin origin);
+ request();
}